“这是我在机车乘务员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节,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”。
1992年,他从部队退役后到中铁四局工作,从那时开始司机室三尺宽的操作台就是他的工作场所,晃眼间33年,从青丝到白发,他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铁路运输事业,青春已逝,无怨无悔,他就是中铁四局八公司朔黄运输分处的一名火车司机张兵。
退休将至 初心弥坚
三十三年光阴似箭,三十三始终如一。张兵以恪尽职守的品质诠释着不变的初心,以“至公正己”的精神彰显央企职工的责任与担当,以“老骥伏枥”的韧劲为年轻一代点亮了敬业、奉献的明灯。
故乡今夜思千里,霜鬓明朝又一年。这些年,张兵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,但在张师傅的悉心教导下,一批批徒弟迅速成长起来,已然成为铁路运输队伍中的骨干力量。他就像一盏明灯,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新人前行的道路,以倾情传承为铁路运行安全保驾护航,让这份事业在传承中不断发展,续写辉煌。
守护责任 书写担当
“卸甲不卸责”,这短短五个字,在张师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曾经,他身披戎装,用热血保家卫国,那是对国家与人民的庄重承诺;如今,穿上工装,他毅然扎根朔黄铁路,将这份责任延续。
2000年,朔黄铁路涌起联合运输的浪潮,他决然投身到朔黄铁路运输专业电力机车司机的岗位。这一干,便是25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。他仿佛一颗坚韧的螺丝钉,紧紧铆在朔黄铁路的发展轨道上。
多年来,张师傅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。他创造的成绩,令人惊叹不已,安全行车6100余列,累计行程高达244万公里。这是什么概念?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,他驾驶列车走过的路,相当于绕地球整整61圈。在这漫长的征途中,每一公里都见证着他的坚守与付出。
倾情传承 护航未来
企业的发展,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。尽管他即将退休,且经历了父亲病重离世的悲痛,但他对新人的培养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。他常说:“铁路机务未来,就靠这些年轻人了,我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他们。”
列车行驶过程中,张师傅会敏锐地捕捉各种细微的声音和异常震动,然后告诉他们如何通过这些变化判断机车的运行状况。一次,列车行驶时发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响,张师傅立刻警觉起来,要求学习司机进入机械间检查处理,异响随之消失。他转头说道:“听到刚才那声音没?这就是制动风机2可能出现问题的信号,咱们干这行,耳朵得灵,得像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火车的每一个动静。”徒弟们一脸敬佩,他接着耐心解释:“这就需要你们平时多积累经验,每一次出车都是学习的机会。”
公寓宿舍、食堂餐厅、员工活动室等处所,徒弟们在休息之余都喜欢围在张师傅身边请教问题,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,整理成一个个生动的案例,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。
春节保供 守岗不辍
新春莅止,执事弗懈,弃亲睦之欢,佑万户之宁。新春佳节,多数人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,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。能源保供的重任,恰似一座巍峨的山峰,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位机车乘务员的肩头。这不仅是一份承载着使命的神圣职责,更是一份不容有失、维系着千家万户温暖与光明的责任。
而张师傅,这位再有一年就即将退休的机车乘务员,却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他主动选择留下,为的是让更多的年轻同事们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。他深知,年轻人们平日里也为能源保供付出诸多,春节是个阖家团圆的好时机,他希望这些年轻人能享受这份难得的温馨。于是,他默默地登上重载列车的驾驶岗位,开启一段又一段保障能源供应的征程。
上一条:元宵
下一条:给即将步入小学的女儿的一封信